喜事已官宣:恩施即将进入浪漫周期!
浏览次数:6时间:2025年08月27日 08:31

8月25日上午
2025恩施女儿会活动新闻发布会
在恩施州广播电视台举行
发布2025年恩施女儿会系列活动
▼
本届女儿会将于8月29日至9月2日(农历七月初七至农历七月十一)在恩施州利川市隆重举办。
活动亮点
▼
全域联动,打造知名文化IP
01
2025恩施女儿会由州人民政府主办,州文化和旅游局及利川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其他县市联动。
女儿会的承办地,首次走出起源地恩施市,由利川市承办。
活动将“龙船调”与“女儿会”两个顶级文化IP强强联合,聚焦“同唱龙船调·情定女儿会”主题,推出“龙船调之夜、民谣恋歌之夜、凉城时尚之夜、浪漫相亲之夜、花车寻缘之夜”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文化特色鲜明。

利川龙船调公园 彭一新摄
通过持续不断举办女儿会活动,努力将“恩施女儿会”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文化IP。
创新融合,电影元素深度赋能
02
首次与中国电影家协会重磅合作,创新性将“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周暨2025恩施爱情电影展”嵌入“恩施女儿会”重要环节。届时,众多影视大咖将齐聚世界地质公园腾龙洞,并将在八县市公益展映爱情题材电影,以光影为媒、山水为证,与市民、游客共赴一场星光之约。

活动期间将发布《恩施州影视拍摄取景地选址指南》,电影人采风各大风景区,让恩施人文风光通过电影向大众呈现。
恩施女儿会与“跟着电影去旅游”的创新结合,将让大众在银幕内外感受恩施的浪漫风情,推动“文化+旅游”“文旅+影视”跨界融合,为恩施女儿会赋予新的传播魅力。

全民参与,彰显非遗传承成果
03
今年的女儿会是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功创建后的首届女儿会。将通过女儿会,重点展示非遗保护传承丰硕成果,进一步巩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效。

主会场利川市——
“百人肉连响、千人傩面舞、万人摆手舞”,彰显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小小传承人、非遗传承人、青年方阵巡游,展现非遗传承的浓厚氛围。
在分会场——
恩施市女儿城、红土乡将再现原生态女儿会风情;
建始县《地心之恋》将讲述黄四姐与货郎哥的经典爱情故事;
宣恩县七夕水上女儿会串联起浪漫元素;
来凤县赶场相亲会还原土家青年传统相恋场景;
鹤峰县“千年傩韵·曳动鹤峰”活动推动非遗项目绽放时代风采。
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外,还将举办民间工艺品展览、名优土特产展销等活动。
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就记者提问进行了详细解答
▼
记者:据了解,今年是恩施女儿会主会场活动首次在利川举办,请问今年的女儿会活动体现了哪些利川特色?
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罗豫鑫:
今年恩施女儿会主会场首次落地利川,是州委州政府赋予利川的重大机遇,更是利川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关键实践。此次活动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文化IP构建世界级文旅内核。此次活动以“同唱龙船调·情定女儿会”为主题,将“龙船调”与“女儿会”两个顶级文化IP强强联合,锚定“打造世界级文化IP集群”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通过“龙船调之夜”全国民歌展演、原创主题曲《龙船女儿情》、“龙船花车”巡游等活动,让经典文化符号突破时空限制,转化为可沉浸、可互动、可传播的现代文旅场景,为未来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线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借“首次”撬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其一,首次于世界地质公园腾龙洞(亚洲第一大洞)举办“星光之约”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周暨2025年恩施爱情电影展推介仪式。届时众多影视大咖将齐聚地质奇观,这不仅是艺术与地貌的碰撞,更是探索打造特色影视基地,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契机;其二,首次将土家婚俗与传统说媒相融合。我们将邀请经验丰富的“王婆”来到现场,为青年男女搭建沟通桥梁,既保留女儿会“以歌传情、以物定情”的传统底色,又通过大众熟知的相亲形式增强互动实效,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打卡,为文旅经济腾飞注入新动能。
三是用沉浸式场景激活清江夜经济。主会场设于龙船调公园,巡游沿滨江北岸核心景观带展开,联动龙船天街及乡镇分会场。重点打造的街头展演、清江惠民市集等活动,深度融入城市肌理,强力催热滨江两岸夜间消费带,让“凉城利川”之夜焕发迷人魅力,实现体验升级与消费拉动双赢。
四是以非遗活化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活动全程以文化为魂贯穿始终。傩面寻情、万人摆手舞、肉连响等非遗民俗深度融入各环节,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增强文化自信、为文旅可持续发展注入深层动力的实践。
五是凭科技赋能开拓低空文旅新体验。依托利川低空经济布局与无人机产业优势,在腾龙洞策划“热气球瞰奇观”情侣体验;于黄石大桥呈现震撼低空灯光秀及航拍直播。这种“传统民俗+科技体验”模式,不仅提供了全新观赏维度,更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升级的生动实践。为恩施文旅高质量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模式。
本届女儿会活动,我们以世界级目标引领、创新融合提质、特色场景赋能、文化自信铸魂,更以创新实践拓界。这既是传承恩施民俗的盛典,更是利川面向未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驱动文旅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繁荣的强力宣言。诚邀您亲临“中国凉爽之城,避暑旅游胜地——利川”共襄文旅盛举!谢谢!
记者:恩施女儿会是恩施州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问恩施州在恩施女儿会的内涵挖掘以及传承保护上有哪些举措?
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张伟:
近年来,我州以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恩施女儿会的内涵挖掘与保护传承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深入挖掘女儿会文化内涵。
一是深度梳理。早在20世纪90年代,恩施市就启动了女儿会相关资料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并先后编辑出版《女儿会》《恩施土家女儿会演变揭秘》《恩施土家女儿会》等相关期刊和书籍,对恩施女儿会文化进行记录和传承。
二是系统研究。州委、州政府正在实施文化基础性研究工作,将女儿会等重要文化遗产纳入系统性研究范畴,全面梳理其历史渊源、民俗内涵与时代价值。
三是多维策划。我州联合中央民族大学等开展女儿会文化IP构建工作,对女儿会的主题定位、视觉形象、品牌标识、传播策略等进行系统策划,推动女儿会文化与现代潮流相融合,拓展其在文旅、文创等领域的发展空间。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年底正式对外发布。
二、持续创新女儿会活动模式。
一是形式创新。传统恩施女儿会主要以赶场相亲、对歌传情为主要内容与形式。为有效推动其活化利用,1995年,我州以“湖北民俗风情旅游年”为契机,成功举办“湖北民俗风情游暨恩施土家女儿会”活动,开启了女儿会活动从单一民间习俗向融合节日、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的战略升级。
二是场景创新。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女儿会活动场地由陆地向水上延伸,打造了宣恩“水上女儿会”等新场景;从线下到线上拓展,开启了网络上“云端抢绣球”等女儿会活动新场景。
三是内容创新。活动内容由民俗展示向文化交流、旅游推广扩展,打造了沉浸式体验、行进式参与的新模式。今年,女儿会活动创新引入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周暨2025年爱情电影展,并邀请知名网络媒人“王婆”到相亲现场说媒,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影响力。
三、不断擦亮女儿会文化品牌。
一是演艺活态化。以女儿会为素材,创编了《嗯嘎·女儿会》《夷水丽川》《西兰卡普》等一批大型歌舞剧,通过艺术化手段将女儿会的故事和民俗搬上舞台,成为传播恩施文化和吸引游客的王牌剧目。
二是活动常态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土家女儿城将一年一度的女儿会活动常态化,天天上演微缩版女儿会,打造以相亲文化为核心的特色非遗街区,女儿城被文旅部授予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年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
三是传播矩阵化。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影响力,搭建起女儿会全媒体营销矩阵,2024年,恩施女儿会活动全网总传播量超三亿。“湖北恩施:唱响‘恩施女儿会’助力文旅经济”相关内容在文旅部官网发布,新华社等二十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女儿会品牌知名度得到充分彰显,有力推动恩施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记者:恩施女儿会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活动,对于恩施州在全省文化创新战略上做示范有哪些促进作用?
恩施州副州长 陈宇: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时强调,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牢记嘱托,建成支点,湖北省全面实施文化创新战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行动方案》,恩施州切实扛起责任,努力在全省实施文化创新战略上做示范,为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贡献恩施力量。
一是打造服务支点的新范例。恩施女儿会不仅是展示土家文化的窗口,更是恩施州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路径的重要示范。恩施州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后,文化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恩施女儿会成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时代活力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二是探寻活化利用的新路径。作为我州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之一,恩施女儿会通过深度融合传统土家民俗与现代审美理念,积极对接当代消费需求,成功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超级文化IP。“龙船调”与“女儿会”两大非遗联动,形成了双非遗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为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路径。
三是培育文化惠民的新引擎。恩施女儿会通过全域联动、深度融合和全民参与,实现了以节彰文、以节促游、以节兴业、以节聚商的示范促进作用,有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激发文化消费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对加快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8月29日-9月2日
这个七夕
恩施女儿会与你不见不散